Mendix 创客访谈录|开发和维护成本高于业务效益的破局者

大家好,我是陈颂文,专业背景是应用数学,毕业后十几年一直在做企业信息化相关的工作(做过乙方的售前、实施和项目管理,做过甲方的架构、系统产品规划)。

目前我们有一只精干的小团队,在Mendix生态内为合作伙伴和最终用户们,提供咨询

、规划、培训、难点攻关和外包开发等专业服务,同时在新的一年,我们也会

就我们在“Mx低代码+AI应用”的探索和伙伴们进行合作。

在此之前,我是西门子Mendix团队的一名Solution Architect。有点意外,但也很荣幸,收到老同事发来的访谈问卷,感谢大家的信任,感谢伙伴和客户的支持。

创客访谈

MX: 在使用Mendix低代码平台开发应用软件前,你主要使用什么开发工具?你的部门/团队主要使用什么开发工具?

陈颂文:我们团队其实对一些语言/工具都蛮熟悉,比如有从事SAP项目多年非常熟悉ABAP的同事,也有来自某人工智能先驱公司的熟悉python的同事,总体来说,Java/JS这些基础通用语言都还蛮熟练。但Mendix低代码的确在业务系统开发上,带来一些有意思的变化,我们稍后展开介绍。 

MX:以前采用的开发工具有什么局限和问题?

陈颂文:我们的看法是,“开发”这个词本身自带“开创”和“发展”的属性,开发者面临的问题和应用的工具这一对矛和盾,处于一个螺旋式发展上升的态势中。

在我们看来,对这个时代企业级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开发中面临的“开发速度滞后于需求变化速度”,“维护/迭代成本高于业务收益”这些局限和问题,Mendix低代码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MX:你采用Mendix低代码平台开发应用有多久了? 

陈颂文:从2020年年底开始到现在,是完整的3年又3个月了。

MX:截至目前,你和你的部门/团队利用Mendix低代码开发的应用有哪些?这些应用是自己部门使用还是支持其他业务部门使用? 

陈颂文:我们主要还是帮助我们的客户把Mendix用起来和用好,过去一年里,主要的开发成果集中在以下三类应用:

  • 制造业的个性化应用,如打通原有的PLM、ERP和其他管理系统的分角色个性化工作台;
  • 营销侧的数字化平台,如把多端数据源连接到一起,并内置规范的工作流,使得复杂产品SKU的内部询价/计价/对外报价清晰可追溯可分析;
  • 一些单独抽象出来的技术模块,如独立的主数据管理模块、系统集成连接器模块、工作流与任务工作台等,实现业务系统和技术底座解耦。

MX:在开发的这些应用中,使用了Mendix的哪些组件/模块?有什么感受/反馈? 

陈颂文:我们一般初始化一个项目工程时,就会评估需求引入一些常用的组件/模块,比如Community Common, Mx Model Reflection, Excel Importer/Exporter, Audit Trail, Maths, Workflow Common等。

此外Marketplace上的一些组件我们也会在不同项目中常用,比如TreeView、TreeTable、Matrix、Gantt、TimeLine等。

目前看来,Mendix的应用市场可以说是与时俱进,我们时不时就会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好东西,可能会带来新的启发。 

MX:当你用Mendix开发应用碰到困难时,你通常会在哪里得到帮助或找到答案? 

陈颂文:首先的就是Mendix的中文/英文社区论坛了,然后就是深入啃一下doc文档,基本上95%以上的问题都在这里能解决。 

MX:在用Mendix开发的这些应用中,你最引以为傲的应用是哪个?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陈颂文:每一个认真交付和得到客户认可的成果,都值得自豪。但最深刻印象的,还是我还在Mendix团队时,有一个项目是做实验室的试剂/样品管理系统。我们在配合客户做完初步的技术验证和需求评估后,就开始同时开发MVP版本和推进商务流程,我们以每天4~5小时视频会议的形式和客户的开发者共同开发,两个半星期内完成了完整基础流程和功能的开发,开发/部署甚至比合同审批盖章的速度还快。

一些成功案例集锦列举如下:

应用于某大型跨国制造业企业的主数据管理核心功能:

  • 一次构建,持续复用,避免重复建设; 
  • 复用于工时/车间设备/排程/图纸设计等多个模块中

 

应用于某外企运营管理系统的定制化用户权限管理模块

  • 集成企业SSO单点登录,保障体验的同时,细化管理颗粒度;
  • 作为多个Mendix开发应用的底座,持续产生价值

 

应用于某大型金融类企业的定制化界面框架:

  • 一次构建,持续复用,避免重复建设;
  • 统一面向内部员工和外部渠道伙伴的用户体验

 

MX:这些应用为实际使用者/客户带来了哪些收益?

陈颂文:Mendix本身作为一个功能完备的低代码平台,并没有局限于特定的行业应用/业务场景,总结起来,有两点可以分享:

  • 面对企业个性化的业务需求,能比套装软件更灵活适配业务场景和融入技术架构,又能比纯代码开发更快上线、更快迭代;
  • 中长期来说,在企业有三五人规模的熟悉Mendix开发的开发者团队时,基本上低代码更低门槛的成本优势就能展示出来;

MX:业务部门或客户对这些应用的使用有什么反馈? 

陈颂文: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最终用户,其实是很迫切需要通过系统解决一些业务问题或者提高特定某个点的效率的。这个时候,“完成比完美重要”,快速上线,投入使用,持续迭代,趋近完美的低代码敏捷模式,会更适合这些贴近业务的系统开发。

MX:相较以往传统开发,你觉得Mendix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陈颂文:在提供图形化构建模型、图形化开发逻辑、图形化生成页面能力的同时,并没有把灵活定义的路子给封住;有能力、有经验的Mendix开发者,可以在数据层、逻辑层和展现层进行深度的定制。这就让Mendix可以作为一个独立使用,并在业务系统开发这个可以衡量业务价值的任务上,替代Java/Vue/React纯代码项目开发的高效率低代码平台。 

MX:相较市场上其它的低代码开发平台,你认为Mendix的优势有哪些? 

陈颂文:从我们的交付经验看,基于模型驱动这一条就能超越95%的低代码平台,加上具有完备性的微流/纳流,就超越99%的其他低代码平台了。

企业应用可能对交付界面的要求并不是最优先的,反而是能开发复杂的数据模型、能开发复杂的业务逻辑,能集成各种Legacy System,并且比纯代码更具效率和成本优势的低代码平台,才是合适的。

表单/问卷/小程序,并不是低代码应该关注的甜点场景。 

MX:使用Mendix Pro IDE的环境有哪些感受? 

陈颂文:不断进步,刚刚接触Mendix时,还是Mx8大版本,转眼间我们已经在项目中引入Mx 10.6了。非常期待Mac版本的Studio Pro。

MX:近期你有什么应用开发的计划会采用Mendix低代码平台实现?

陈颂文:除了我们帮助/协助客户应用Mendix的开发任务,我们团队也在做Mendix+现代AI LLM大模型的探索,目前已经实现,后续择期发布:

  • 集成国内外大语言模型,并在Mendix中实现自然语言对话助手功能;
  • 开源大语言模型RAG应用,以及与Mendix应用共同部署。

MX:你是否会向其他的应用开发者推荐Mendix?你会如何推荐? 

陈颂文:一般来说,我们会先分析需求/场景,并推荐合适的工具/平台。如果是做硬件驱动程序/高频交易系统,这些可能不适合Mendix,但是在具备一个或者多个以下特点时:有场景、有复杂数据逻辑、有复杂业务逻辑、有移动化需求、有业务流程,Mendix是一个强大灵活且能满足未来需求的低代码平台。